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下载中心 | 学校首页 
 
信息公开栏目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学科 
 对外交流与合作 
 其他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目录>>基本信息>>正文
2023年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术委员会年度报告
2024-05-15 20:03  科技处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章程》和《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等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工作职能,对学校学术咨询、学术评价、学术审议和学术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现对2023年学术委员会的运行及履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和建议

2023年,在校党委领导下,我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党委、校长和行政依法依规支持校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制度性的保障;较好地处理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处理学术议题的结果;学校各职能部门也积极支持、配合学术委员会工作,各项具体学术事务能够顺利处理并落实;各学院越来越重视学术分委员会的作用;涉及学校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学校行政以不同的形式征询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关心学术委员会的建设,解决学术委员会体制运行中的困难;学校师生对校学术委员会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学校发展战略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案可行,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目标,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聚力攻坚推进内涵式发展,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聚焦优势学科建设,持续完善学科规划布局

2023年,临床医学稳居ESI全球排名前3‰,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均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校友会2023湖北省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排名省属高校第一,全省第三(华科、武大后),医学技术排名全省第一。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的ESI潜力值均前进12%以上达50%。三个“十四五”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现代医学学科群、生物与医药学科群、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群,基本涵盖了我校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点、9个专业学位点)、10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新增2个十堰市重点支持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学校形成了省属一流学科(临床医学)、省级学科群、校内一流学科(11个硕士点)和校内培育学科四个学科层次。

(二)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人才工作机制

拓宽引才渠道,持续精准引才与系统育才并举,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构建了“人才队伍金字塔”。人才项目取得突出成效,引进博士53人,校院双聘博士12人;获批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医学卫生人才2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2人、湖北省产业教授1人、CT学者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选送4人参加博士服务团、3人参加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持续开展教师思政“一书三单”活动,扎实落实师德学习教育工作,隆重举办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广泛开展先进教师典型事迹宣传活动。出台学校《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舆情应急处理办法(试行)》及《师德违规行为通报曝光工作规定(试行)》(湖医药行发(2023) 29号),不断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持续提升。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助力人才培养。严格落实青马工程教材选用,开展出版发行物专项排查,有效确保了教材质量安全。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效突出,900个项目、5064人次报名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2项。其中省级金奖2项,银奖5项。入围国赛2项。获创青春国家级优秀奖2项、第二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最佳创意奖1项、中华职教杯省级金奖1项银奖1项,入围国赛1项。获十堰市第十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十堰市军创杯一等奖1项、茅箭区工友杯一等奖1项。6个入驻项目获得省市扶持(赛事扶持)资金16万元。同时,不断加强学位点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校学术委员会认为,学校围绕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这将有序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我们相信,学校党委、行政能够积极应对和解决在深化内涵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服务地方等方面所面临的任务、困难和挑战。

二、校学术委员会运行及履行职责情况

2023年校学术委员会紧紧围绕《湖北医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依章开展工作,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审定、审议、评价和咨询等职权,定期召开学术委员全委会,通过会议评审的方式对各项重要制度、重要事项进行审议,提出指导性意见,认真履行委员应尽义务,为构建以学术为基石的大学治理结构发挥应有作用。

(一)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学术治理水平

2023年,按照《章程》要求,及时调整因工作岗位变动的委员。调整后,学术委员会共有委员25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全校各个教学科研单位均有委员代表。组织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专题学习《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深化对学术委员会职责职能的认识,对学术委员会职责和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工作开展形式、会议召开、会议请假、会议纪要、年度报告公示形式等进行了规范。较好地落实教育部“放管服”精神,完善基层学术单位的组织建设,使“放管服”精神落到实处。

(二)坚守学术标准,履行学术管理职责

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权力机构,校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其在学校学术事务中的职责。按照《湖北医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审定、审议、评价和咨询等职权,全年召开学术委员会全委会4次。

1.充分发挥学术评价功能

学术委员会已经成为学校学术评价的最主要和最权威承担机构。一年来,在人才项目申报如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市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考核如二级教授和三级教授聘期考核、第四层次人才中期考核、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楚天学子考核等,学术评价的工作均由学术委员会委员承担。学术委员会学术评价工作基本形成常态,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

2.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学术问题咨询

学术委员会受科技处、人事处等部门委托,对科技成果相关制度修订、三级教授岗位选聘办法、职称评审中涉及到的论文认定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形成咨询建议或者意见。审议并修订通过《湖北医药学院科技成果分类与认定办法》、《湖北医药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

(三)严守科研诚信,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科研诚信是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校学术委员会始终以学术道德建设为根本,反对不良学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1.严肃查处学术不端事件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完善学术不端查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湖北医药学院学术诚信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在受理、调查、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学术委员会文件及流程规定,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坚持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本着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学院学术委员会出具审查意见,并独立进行调查和取证。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提升了学术委员会影响力及处理事务能力,在校内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2.积极开展学术诚信政策宣讲

积极组织师生观看湖北省2023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直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教。对可能存在学术不端风险点进行排查,对2023年科研论文随机抽检,开展“全员科研诚信教育、管理制度自查、存量论文自查、在研项目自查、持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五大重点任务,以遏制学术不端,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学术委员会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在学校工作的整体布局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术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学术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治理体系,提高学术委员会治理能力。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学术委员会运作与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更加有效行使学术审议、学术评议、学风维护等方面的学术权力,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建设以及各类学术事务中充分发挥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信息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