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第二十三条规定要求,校学术委员会年度报告对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现对学术委员会的运行及履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和建议
2022年,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大前提下,我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党委、校长和行政依法依规支持校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制度性的保障;校长、校行政和校学术委员会较好地处理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校长和行政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处理学术议题的结果,未加任何干预;学校各职能部门也积极支持、配合学术委员会工作,各项具体学术事务能够顺利处理并落实;各学院越来越重视学术分委员会的作用;涉及学校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学校行政以不同的形式征询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关心学术委员会的建设,解决学术委员会体制运行中的困难;学校师生对校学术委员会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2022年,是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篇之年,是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学校发展战略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案可行,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目标,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聚力攻坚推进内涵式发展,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22年,学校科技水平整体显著提升,学校排名稳中有升,全国综合排名374位,较上年晋位34名;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43位,较上年晋位2名。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连续4年绩效考核优秀。2022年,学校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4项、纵向科研经费1854.5万元,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较上年翻一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其中省创新群体、杰青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获批科技部外国专家计划项目3项,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破。发表SCI论文296篇,其中2区以上高水平论文120篇;获得专利授权21项;出版专著6部;成功举办武当国际医学论坛等系列高端会议。1人入选“科技副总”;编制完成《十堰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签订技术合同6份。深入贯彻落实“破五唯”,致力于打造“顶天”和“立地”两类科研人员,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学校牵头,附属人民医院、湖北金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中药材连翘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经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立项,这是是我校首个作为牵头单位制定的省级地方标准,将为科学建立中药材地方标准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聚焦优势学科建设,持续完善学科规划布局
2022年,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今年在国内第三方学科排名中,我校临床医学在国内113个学校中排名第41(排名前36%),医学技术在全国28个学校中排名10(排名前36%),二者在省内排名第一,基础医学在全国106个学校中排名46(排名前43%),省内排第二(三峡大学基础医学排第一),这三个学科全国排名均进入前50%,据全省前列。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潜力值达到98.37%(潜力值到100%即进入ESI前1%),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十四五”获三个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现代医学学科群、生物与医药学科群、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群,基本涵盖了我校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硕士点(3个学术学位点、8个专业学位点)、10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形成了省属一流学科(临床医学)、省级学科群、校内一流学科(11个硕士点)和校内培育学科四个学科层次。
(三)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人才工作机制
拓宽引才渠道,统筹协调,持续精准引才与系统育才并举,学校人才队伍规模稳定,结构优化,有效构建了“人才队伍金字塔”,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才项目取得突出成效,引进博士22人,与附属医院“校院双聘”博士3人;获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人、十堰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人。1名博士入选“武当人才支持计划”第二层次,实现了该项目零的突破。选送1人参加博士服务团、1人参加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湖北医药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试行)《湖北医药学院师德失范行为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不断完善“凡晋必审”“凡推必审”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助力人才培养。严格落实马工程教材选用,开展出版发行物专项排查,有效确保了教材质量安全。2022年,我校4各项目入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获得金奖2项,银奖2项的好成绩。新增10个创业企业项目,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喜获2金2银7铜,全国总决赛荣获1项铜奖。成功举办“研途有我”第二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此次创新论坛采用专题报告和壁报交流两种形式,入围学术报告13个、展出壁报41幅。同时,不断加强学位点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校学术委员会认为,学校围绕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这将有序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我们相信,学校党委、行政能够积极应对和解决在深化内涵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服务地方等方面所面临的任务、困难和挑战。
二、校学术委员会运行及履行职责情况
2022年校学术委员会紧紧围绕《湖北医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依章开展工作,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审定、审议、评价和咨询等职权,定期召开学术委员全委会,通过会议评审的方式对各项重要制度、重要事项进行审议,提出指导性意见,认真履行委员应尽义务,为构建以学术为基石的大学治理结构发挥应有作用。
(一)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学术治理水平
2022年,按照《章程》要求,及时调整因工作岗位变动的委员。调整后,学术委员会共有委员29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3人。全校各个教学科研单位均有委员代表。组织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专题学习《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深化对学术委员会职责职能的认识,对学术委员会职责和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工作开展形式、会议召开、会议请假、会议纪要、年度报告公示形式等进行了规范。较好地落实教育部“放管服”精神,完善基层学术单位的组织建设,使“放管服”精神落到实处。
(二)坚守学术标准,履行学术管理职责
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权力机构,校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其在学校学术事务中的职责。按照《湖北医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审定、审议、评价和咨询等职权,全年召开学术委员会全委会4次。
1.充分发挥学术评价功能
学术委员会已经成为学校学术评价的最主要和最权威承担机构。一年来,在人才项目申报如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市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考核如二级教授和三级教授聘期考核、第四层次人才中期考核、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楚天学子考核等,学术评价的工作均由学术委员会委员承担。学术委员会学术评价工作基本形成常态,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
2.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学术问题咨询
学术委员会受科技处、人事处等部门委托,对科技成果相关制度修订、三级教授岗位选聘办法、职称评审中涉及到的论文认定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形成咨询建议或者意见。审议并修订通过《湖北医药学院科技成果分类与认定办法》、《湖北医药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
(三)严守科研诚信,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科研诚信是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校学术委员会始终以学术道德建设为根本,反对不良学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1.严肃查处学术不端事件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完善学术不端查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湖北医药学院学术诚信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在受理、调查、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学术委员会文件及流程规定,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坚持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本着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学院学术委员会出具审查意见,并独立进行调查和取证。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提升了学术委员会影响力及处理事务能力,在校内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2.积极开展学术诚信政策宣讲
积极组织师生观看湖北省2022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直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教。对可能存在学术不端风险点进行排查,对2022年科研论文随机抽检,开展“全员科研诚信教育、管理制度自查、存量论文自查、在研项目自查、持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五大重点任务,以遏制学术不端,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学术委员会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在学校工作的整体布局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术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学术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治理体系,提高学术委员会治理能力。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学术委员会运作与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更加有效行使学术审议、学术评议、学风维护等方面的学术权力,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建设以及各类学术事务中充分发挥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