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下载中心 | 学校首页 
 
信息公开栏目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学科 
 对外交流与合作 
 其他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目录>>基本信息>>正文
2024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24-01-10 20:20  院办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遵循,以提质增效为主题,实施“五大攻坚行动”,全面启动更名工程,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刘超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彰显了办学成效、提振了发展士气、凝聚了前行力量,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成效更加凸显

(一)审核评估喜结硕果。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牵引,聚焦“强内涵、促特色”,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全过程管理,反复推敲“自评报告”,反复论证“特色材料”,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作为省内试点高校,获得教育部专家组一致肯定,顺利通过审核评估。

(二)教学基础稳步夯实。新增1个本科专业,获批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1项湖北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建成38家本硕实践基地、1个中医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喜获22项省级以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和15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生源质量、就业率稳步提升,1人获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研究生教育提质培优,2人获评“长江学子”,发表高水平毕业论文38篇。

(三)三全育人全面深化。坚持“五育”并举,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三全育人”思政格局、涵育“大医品德”德育体系。牵头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运营,团学组织改革有序推进,青年力量广泛凝聚,音乐教室投入使用,实践育人成果丰硕,校团委荣获团中央“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学校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校”。

二、抓好人才队伍根本资源,办学力量更加充实

(一)引才渠道拓展有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关键环节,录用硕士43人,引进博士53人。其中,全职引进1名第四层次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与附属医院双聘博士12人。立足人才管理服务各环节,强化对人才的关心关爱,为高层次人才发展营造了优良环境。

(二)育才质量提升有效。实施“教学名师”“学术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聚焦领军人才关键少数,紧盯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中坚力量,人才聚集量质齐升。获批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楚天英才”2人、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2人、楚天学者1人;3人入选省“院士专家行”活动,4人进入省第十二批博士服务团;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

(三)人才活力激发有为。以岗位管理、薪酬制度改革为载体,健全绩效分配、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办法,强化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有效调动了人才积极性、激发了人才队伍活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获评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荆楚楷模1人。

三、锚定学科建设根本目标,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一)学科内涵稳步提升。以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为抓手,构建了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多学科协同发展体系。临床医学保持在ESI前3‰,入选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入围ESI前1%,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ESI潜力值超50%。聚焦医、理、工、管交叉融合,公共卫生与健康团队、生物与医药团队、现代医学团队运转有序、成效明显。

(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立足“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以有组织科研推进原创性、引领性创新。获批科研项目293项、经费总额1219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4项、科技奖励9项,国家级协会奖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66篇,出版专著8部,获授权专利22项。规范自设科研机构管理,学报质量不断提高,科普活动有声有色,成功举办武当国际医学论坛、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等系列高端学术活动。

(三)科研平台支撑有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布局。新增1个省级科研平台,成功组建鄂西北医药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共建1个人工智能+中草药现代化联合研究中心,深度参与湖北时珍实验室和“一带一路”国际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院建设。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连续五年绩效考核优秀,获评“标杆”实验室。

四、立足大学治理根本路径,发展环境更加优越

(一)对外合作日益扩大。全面总结来华留学教育十年经验,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巩固拓展境外友好单位,选送27名学生出国(境)学习,实现国家公派留学项目零的突破。持续推进“京鄂对口协作”“省部高校共建”,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成功落地。坚持访企拓岗促发展,与新疆、琼海、襄阳、随州、江夏等地政府友好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二)治理效能日渐提升。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章办学、依法治校,学校入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省市党委政府倾力支持学校“更名”,成功入列“湖北省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独立学院转设路径明确,市委政府举旗主导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财经预算绩效考评优秀。2023年软科排名居全国第302位、医学类大学第37位,位居湖北省属医学院校之首。

(三)服务保障日趋强化。千方百计解决养老上线后续问题,不折不扣落实职工待遇。社会资金募集有效,校友力量汇聚有力。采招项目圆满收官,公卫大楼竣工落成,多功能厅投入使用,文献资源不断充实,智慧校园、省级示范数字档案馆、“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建设成效显著。国安保密更加规范,党务政务依法公开,信访办理有理有据,学校连续七年获评“十堰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五、聚焦党的领导根本保证,政治引领更加有力

(一)政治建设持续加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理论学习务实重效,调查研究细致深入,检视整改贯穿始终。全校上下围绕8项重点课题,聚焦23个发展难题,紧盯184件关键小事,召开座谈会33场,实地走访25次,专项整治重点领域6大方面7个问题,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85篇,解决师生反映强烈问题215件。

(二)组织建设持续加固。坚持强基固本抓党建,获批1个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省级“研究生样板支部”。持续打造“杏林红”“健康夜市”党建品牌,做深做实“下察解暖”“五亮五共”实践活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群团组织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铸牢,校工会成为全国“职工模范之家”,“读懂中国”“银龄帮扶”“彩虹行动”“乡村振兴”广为称赞。

(三)从严治党持续加压。实行主体责任“月度重点清单督促、中期工作提醒督导、年底大起底大督查”工作机制,从紧压实“两个责任”。持续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抓党员干部纪律教育,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强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构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长效机制,营造了“好正实优”的清廉校园育人净土。

各位代表,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是高水平医药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年来,学校与各附属医院共同携手,集聚科教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改善保障民生,形成了紧密的发展共同体,实现了临床与教学并重、专科与学科并行的良好局面。综合排名持续向好,门急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关键指标大幅提升,服务持续提质、资源稳步扩容。新兴医疗技术蓬勃开展,机器人辅助、全腔镜下肠代尿路修复重建、布-加氏综合征介入微创治疗、ECMO支持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脑血管搭桥术、主动脉夹层新型杂交等技术造福人民,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临床分子诊断中心、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湖北急救中心十堰航空救援分中心、“爱佑童心”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基地、委市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渐次挂牌。各项技术创新有力助推了专科发展,麻醉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新生儿科等一批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功创建,国家级项目、高水平论文、重大成果转化、科技进步奖励等成果丰硕。这些成绩,是附属医院领导班子踔厉奋发、勇毅笃行的结果,也是全体医务人员赓续前行、奋辑争先的结果。值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贺!

各位代表,一年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和附属医院广大医务人员用知重负重的担当、披星戴月的勤勉、锲而不舍的坚毅、春华秋实的耕耘,共同谱写了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市各方的正确领导、鼎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关心关注、倾情相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政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参与、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广大师生员工、全体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友好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在国内领先学科、省级领军人才、高层次科研成果、有组织科技创新等方面还有欠缺,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办法不多、韧劲不足;立足特色优势,打造医学教育高地,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效不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张力不大、主动性不强。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挑战,以更扎实的举措,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回应事业发展需求!

2024年工作谋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学校奋战“更名大学”目标的关键之年。当前,“十四五”规划进入攻坚期,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医学高等教育步入快轨道,“更名”“申博”势在必行,关系全局,利益长远。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答卷如何书写,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如何落地,学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如何回应等等,都需要我们坚守初心、挺膺担当、奋发作为,在2024年里赓续筑梦、接续发展、持续攻坚。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二届六次党委全委会精神,坚持系统发展根本思想,乘科教兴国之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借教育强省之势,促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举全校上下之力,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秉持协同、集成、贯通、共治、融合等系统理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鉴于此,学校确定2024年为“系统发展年”。

2024年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系统发展主题,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名”“申博”为牵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综合服务保障,增强社会服务实力,全面构建高水平有特色医药大学建设新格局。

一、始终坚持协同理念,在人才培养上促融汇应变局

(一)持续夯实育人基础。坚持破立并举、问题导向,以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牵引,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与硕士点专项核验、周期评估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调整专业结构,加强教材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厚植质量文化,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创建卓越医师学院,力争入围教育部培养体系。聚焦教育教学新基建,推进药学、护理、口腔、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争创3-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立项5-8门省级一流课程,参编1-2本国家级教材,用好智慧教室、网络平台,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协同发展,稳步扩大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接续优化育人生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实施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计划,汇集资源、整合力量,有组织开展高级别教学研究,力争2026年实现重大突破。以“新工科”建设牵引“新医科”发展,建设紧密对接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应用型特色专业(群),推进生物与医药硕士点湖北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争创1-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资源联动,共建一批富有集群效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科技成果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力争获批2-3项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奖励。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发展,促进培养链条与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赓续擦亮育人底色。加快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健全“大医品德”涵育体系,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五个思政”协同贯通,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学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推进“五育并举”发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以体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增智新体系。汇集教育管理服务资源,充实“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内涵。选优建强思政工作队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管理,全面统筹“主渠道教学”“社会大课堂”“大资源平台”“成长大环境”“大师资体系”,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巩固深化全国文明校园“金招牌”。

二、始终坚持集成理念,在人才资源上建矩阵开新局

(一)千方百计招引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更名”“申博”需求,坚持扩大存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打好“全职+柔性”组合拳,加大国家级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紧缺急需博士的引进力度,确保新增1-2名国字号人才、高层次人才增量不低于50人,并建成3-5个高水平创新团队。丰富人才服务内涵,完善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保障服务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好人才待遇,解决好人才发展后顾之忧。

(二)想方设法锻造队伍。坚持揭榜挂帅与聚势借力并举,构建内外并轨、梯次递进、能上能下、全程激励的可持续人才工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力争实现国家级人才项目突破。实施“13510”工程,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塑计划”,锻造“大先生”培育链条,确保青年教师1年站上讲台、3年站稳讲台、5年站好讲台、10年成为名师;青年学者1年锁定领域、3年增长经验、5年堪当重任、10年独当一面。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教师培训进院系,选派50-80名教师外出学习,推荐4-5名人才挂职锻炼,持续锻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三)尽心竭力优化环境。坚持服务人才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营造多维发展、多元评价的人才生态。秉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与公平并重原则,强化岗位价值与业绩贡献紧密关联,优化绩效分配体系,激发全员干事创业激情。完善教师分类管理,精准设定岗位类别,健全完善人才赛道,强化过程管理与聘期考核,汇聚人才竞相迸发活力。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优化临床兼职教师评审体系,有效汇聚临床教育教学资源。

三、始终坚持贯通理念,在学科建设上强内涵破困局

(一)推进学科竞进提质。聚焦学校发展战略,紧盯关键核心指标,明确分类发展路径,实施学科晋位计划,确保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ESI排名稳中有进,力争新增1个ESI前1%学科,培育2-3个新兴交叉学科。实施学科翘楚计划,按学科有计划遴选2-3名拔尖人才,给予重点培育,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人才项目和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实施研究生教育提质计划,有序推进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硕士生导师绩效评价,提升导师队伍综合实力,强化研究生同质化管理,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二)强化科研聚力攻坚。坚持“四个面向”,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贯通开展有格局、有组织、有引领性的科技创新。坚持交叉融合、团队协作,着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提增项目获批数量,确保省级以上项目数量和质量稳中快进、双提升。坚持对外合作、借势发力,有针对性选派10-20名博士外出参与国内知名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入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团队研究,力争参与5-8项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在国家级奖励上取得突破。融入“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在人口健康与医药、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布局研究课题,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融合转化;依托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深化基础研究创新,储备干细胞医疗产业化技术。

(三)深化产学研用贯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建好用好公卫大楼科创平台,发挥好鄂西北医药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作用,深度参与湖北时珍实验室与“一带一路”国际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院建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贯通,形成多链融合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助力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升级动物实验中心,建成1-2个省部共建科研平台。支持科技人员参与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加强与生物医药、医学康养等产业对接,力争横向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元。

四、始终坚持共治理念,在治理体系上聚合力优布局

(一)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坚持以《章程》为引领,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充实依法治校示范校内涵。坚持“学院办学”不动摇,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扩大二级学院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引育、干部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自主权。拧紧“过紧日子”开关,强化绩效管理意识,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发挥议事协调机构职能,深化党务校务信息公开,提升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水平。

(二)优化开放办学格局。坚持“更名”目标不动摇,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压实责任、组建专班、全力推进,确保2025年成功更名大学。优化主校区功能布局,稳妥推进郧阳校区建设,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支撑,加快第四、第五临床学院校区建设,谋划武汉江夏附属医院校区发展。全力配合市委政府推进独立学院转设。持续开展京鄂对口协作、省部高校共建,确保重大项目储备并取得新进展。积极发挥继续教育功能,助力地方卫生人才职业发展。完善校友服务体系,广泛汇聚社会资源。提前筹划布局60周年校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深化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三)完善民生共享体系。坚持把民生关键小事作为学校头等大事,积极兑现职工福利,妥善清算职工养老保险,加强困难职工慰问帮扶,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校园实践,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综合保障服务能力,压实安全保密责任,提升校史档案和图书信息服务能力,加强信访、维稳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推进节水型、智慧化、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师生健康平安、校园安全稳定。

五、始终坚持融合理念,在党的建设上定方向谋大局

(一)凝心聚力抓党建固根本。始终牢记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原则,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确保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实施“赋能强基”工程,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争创2-3个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推进“共同缔造”与“五亮五共”协同共建,激发“杏林红”“健康夜市”活力,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党员干部专题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抓好群团组织建设,深化共青团改革,开展富有特色的统战活动,汇聚事业发展磅礴活力。

(二)持之以恒抓思想强信念。统筹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传达学习、调查研究、督促检查“三项机制”,抓好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和政治学习。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强主流舆论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传承“好人文化”,讲好湖医药故事,提升思想引领覆盖面、影响力。

(三)坚持不懈抓纪律严作风。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坚定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规范开展校院两级党组织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共筑高水平“清廉校园”。学习贯彻纪律处分条例,抓实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巩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实施“一校一策”,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躺平”行为,切实为基层减压赋能。优化机构设置,厘清岗位职责,适时组织中层干部换届,建强优化干部队伍。坚持“外调内研”协同,深化能力作风建设,锻造奋勇担当、敢为人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医学高等教育与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特别是,伴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升级提速,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势不可挡,学校和附属医院唯有持续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同,方能共同站稳脚跟、勇立潮头。多年来,学校与附属医院构建了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既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又实现医教协同、竞向提质,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医疗诊疗水平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得到了审核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今后,我们要持续坚定合作发展共同体意识,秉持“一家人一杆旗”理念,紧密协同、互信互通,构筑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教学管理新模式,构建协同攻关新思路;要推进教学质量同质化管理,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贯通一体,学科建设与专科发展同频共振;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完善干部双向互派、人才共引共用、师资共育共管、职称互聘互任机制,推进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全方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集成放大效应,共同打造医、教、研有机融合新典范,构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育基地、高标准医疗卫生服务基地、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基地、高层次医学人才汇聚基地,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再启航,千钧重任又出发。2024年,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教育强国战略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团结依靠师生、勇扛历史重担、系统谋划布局,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医药大学建设目标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从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和衷共济、踔厉奋发,勇攀高峰、共赴卓越,全方位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湖医药新篇章。

值此新年之际,祝愿我们的湖医药,宏图大展、龙腾四海!祝愿湖医药全体师生员工和附属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平安喜乐、龙行龘龘!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信息公开网